本帖最後由 blair 於 編輯 多數情況下,體型大的生物哪兒都大,可這事兒搬到小蝌蚪這兒就行不通了,科學研究發現,世界上已知最長的小蝌蚪隸屬於果蠅,而更有趣的是老鼠的小蝌蚪要比大象的長,想過原因麽……假設1:新陳代謝能力的差異 關於這個現象,人們曾一度衆說紛纭,有人說:大型動物和小型動物的新陳代謝存在著明顯的不同,小動物們往往新陳代謝能力都很強,所以他們産生新鮮小蝌蚪的能力也比那些大型動物迅猛的多。假設2:雌性動物決定受精機制 另一種說法則認爲,雌性動物在很大意義上決定了這種機制。當大象交配過後,小蝌蚪們抵達到子宮是一個漫長的旅程,當然,這是相對於老鼠來說的。所以,小蝌蚪長那麽一點就顯得不是那麽重要了(尾巴長,遊得快)。總的來說,雄性要是想讓雌雄受精,必須盡可能多的産生小蝌蚪才是關鍵。推論 理想來說,雄性每一次發射都會包含大量的小蝌蚪,可幾乎每次發射的液體容積就那麽多,所以說,蝌蚪越大,自然數量也就越少。於是乎,按照這樣的邏輯可以得出:老鼠新陳代謝快,相同時間內産生小蝌蚪的數量會高于大象,所以短時間內想要使雌性受精不需要顧慮單次的蝌蚪數量。而大象新陳代謝較慢,所以産生足夠數量精子的時間相對長,爲了保證單次成功授精的質量,只有減小蝌蚪的大小,才可以輸出更多的蝌蚪,以保證雌性受精。真正的原因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,換言之,這種邏輯並不成立。 實際上,動物體型越大,它們産生的蝌蚪數量會更多。老鼠的蝌蚪相對大象的長,是因爲老鼠的體積小,絕大多數的蝌蚪們都會成功抵達子宮,所以蝌蚪們比的不是誰能到達子宮,而是比誰先到達,因此,它們尾巴更長,是爲了在“賽跑中”獲得勝利。相對的,大象體積大,在蝌蚪們爭相抵達子宮時,會有大批不幸陣亡,因此,蝌蚪們比拼的是誰才能活著抵達子宮,爲了單次提供更多的“參賽者”,大象必須要將它們單位體積縮小,以完成繁衍大業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